思博网

国产动画《汽车人总动员》被判侵权迪士尼皮克斯,赔135万

来源:思博网     发布时间:2017-01-04     点击量:
(本文转载于思博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家国产动画制作公司被判侵权。

  2015年7月,《汽车人总动员》上映。迪士尼企业公司(下称“迪士尼公司”)和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下称“皮克斯”)认为,这部电影从名称、动画形象到宣传海报,都涉嫌抄袭上述公司的两部知名电影《赛车总动员》和《赛车总动员2》,将《汽车人总动员》的制作方厦门蓝火焰影视动漫有限公司(下称“蓝火焰公司”),发行方北京基点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称“基点公司”)等起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权行为,赔偿300万元及维权合理开支100万元。

  12月2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本案作出一审判决,各被告立即停止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蓝火焰公司赔偿原告损失100万元,其中的80万元由基点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两公司还需赔偿原告维权合理开支35万余元。


2


原告:动画形象和海报都抄袭

   《赛车总动员》

  两原告诉称,其共同拥有动画电影《赛车总动员》、《赛车总动员2》及其中单个形象的著作权。《汽车人总动员》的主要汽车动画形象“K1”及“K2”使用和剽窃了原告涉案电影中“闪电麦坤”及“法兰斯高”的形象,其电影海报与《赛车总动员2》的海报亦构成实质性相似。

  因此,两原告认为蓝火焰公司和基点公司共同侵害了原告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同时,《赛车总动员》、《赛车总动员2》及另译名《汽车总动员》、《汽车总动员2》均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属于知名商品特有名称。《汽车人总动员》这一名称与上述两部电影名极度相似,其电影海报更是把“人”字用汽车轮胎图案予以遮盖,致其视觉效果成为“汽车总动员”,更易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构成“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不正当竞争。

  被告:涉案电影系国产,不会导致公众误认

  蓝火焰公司辩称,“K1”、“K2”动画形象由其独立创作,借鉴了现实赛车的样式,与原告电影的动画形象不构成实质相似。

  其还认为,两者的电影海报也不相似。“汽车人”和“赛车”的含义不同,“总动员”是常见词汇,因而电影取名《汽车人总动员》并无不当。同时,其与基点公司有明确分工,不构成共同侵权。原告主张的赔偿金额也过高。

  基点公司辩称,涉案电影海报是其委托案外人设计、印刷的,设计稿经过了蓝火焰公司的同意。《汽车人总动员》中的动画形象与原告电影的动画形象不构成实质性相似。原告涉案电影的名称显著性不强,不能认定为知名商品特有名称。

  另外,被告一直宣称《汽车人总动员》是国产电影,不会导致公众误认。涉案电影的票房收入扣除税费、院线分成、宣发成本等费用,被告并没有获利。

  浦东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原告电影中的“闪电麦坤”、“法兰斯高”动画形象以及电影海报均具有独创性,受中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对原被告动画形象进行比较,“K1”、“K2”分别使用了“闪电麦坤”、“法兰斯高”卡通形象最具独创性的拟人化的眼部、嘴部以及特定色彩的组合,构成实质性相似,两被告的著作权侵权成立。但是,就海报整体而言,两者在构图、背景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别,不构成实质性相似。

  原告的两部电影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属于“知名商品”。经过原告的大量使用、宣传,《赛车总动员》这一电影名称已经能够发挥区别商品来源的作用,属于知名商品特有名称。“汽车人”与“赛车”的含义具有较大区别,被告的电影以《汽车人总动员》为名称,不会导致相关公众的误认,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但是,《汽车人总动员》的电影海报中,“人”字被轮胎遮挡,电影名称的视觉效果变成了《汽车总动员》,与《赛车总动员》仅一字之差,容易产生误认。两被告的上述行为构成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的不正当竞争。

  法院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确定蓝火焰公司的赔偿金额为100万元。根据基点公司在共同侵权中的作用,确定其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该案承办法官邵勋表示,在创作过程中,简单的某种设计思路作为思想不应被垄断,应当允许合理的参考与借鉴,但不能使用他人独创性的表达。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抄袭和傍名牌最终要付出代价。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查看原文   电话咨询:13544847908   QQ咨询:1176391287

思博网

上一篇:三星双摄专利曝光 自动对焦功能大赞

下一篇:微软AR新专利:让你秒变夏洛克

友情链接 :东莞政府 东莞市科技局 东莞市工信局 东莞市商务局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工信委 广东省商务厅 东莞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局 商标局
备案号 :粤ICP备17125350号
亿鸽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