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博网

避免“扫”出烦恼,中国电子商会牵头构建二维码专利池

来源:思博网     发布时间:2016-12-19     点击量:
(本文转载于思博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微信、支付宝等APP普及率的提高,二维码在日常生活中的也被广泛使用。“扫一扫”就能省去在手机上繁琐的输入过程,“二维码”凭借操作方便、制作简单而迅速在移动支付、信息交换等方面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带动与之相关的扫描、印刷、识别等上下游产业链“走红”。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二维码上下游产业规模已达数千亿元。但目前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维码主要是日本企业研制的“QR”码,存在一定专利风险。二维码是上世纪70年代由日本企业发明的一项将数据信息记录在图形中的条码技术。相对一维条形码,二维码的信息储存量更大、扫描更方便,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商品溯源、物流跟踪、身份认证、数据防伪等诸多领域。另一方面,二维码在包含大量信息同时,也存在信息泄露等问题。

       为了保护二维码行业知识产权和驱动二维码技术创新应用,2016年12月14日,中国电子商会主办的“二维码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暨二维码专利池建设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电子商会常务副会长王宁介绍到,电子商会在工信部指导下推进了我国二维码产业公共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但是,当前二维码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亟需加强,“建立一种机制、打造一个平台、构建一种模式”才能够推动二维码规范应用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国二维码注册认证中心执行主任张超介绍了我国二维码产业情况及专利状况初探情况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综合业务管理部原巡视员邓瑞德在会上解析了标准与专利协同发展战略,邓瑞德表示,国内二维码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粗略测算当前国内二维码制作、发布、识别等上下游相关产业规模已超2000亿元。但与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二维码超过90%的高普及率相比,我国二维码产业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处长邓义友向记者表示,当前国际范围内使用的二维码技术标准,主要有日本QR码、美国PDF417码等;我国也有企业自主研制出GM码标准,但眼下并不普及。日常使用仍以QR码为主。

       并且在物流、零售等行业中,条码污损极其常见,这意味着大批二维码使用企业将被迫购买昂贵的进口专利设备。为了降低二维码的使用成本,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知识产权纠纷,政府和行业组织需要起到相应作用,保护国内二维码技术的知识产权和加快商业化。

        因为二维码技术将会涉及多项领域,并且只有打破专利之间的壁垒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二维码技术的发展。会上,王宁提出了建立我国二维码专利池的构想。

       专利池是专利的集合,最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利所有者达成的协议,通过该协议将一个或多个专利许可给一方或者第三方,后来发展成为“把作为交叉许可客体的多个知识产权—主要是专利权—放入一揽子许可中所形成的知识产权集合体”。

       专利池的初衷是加快专利授权,促进技术应用,保护知识产权。二维码专利池是二维码行业产权保护和运用的重要承载体和支撑力量,将逐步实现专利分析、专利共享、专利互换以及专利防御的创新集成机制。构建我国二维码专利池是为了促进二维码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提升专利质量和产品创新,推进二维码技术规范应用和确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查看原文   电话咨询:13544847908   QQ咨询:1176391287

思博网

上一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医专用遗传仪在我国问世

下一篇:知识产权相关诉讼成为医药工业的一大特色

友情链接 :东莞政府 东莞市科技局 东莞市工信局 东莞市商务局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工信委 广东省商务厅 东莞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局 商标局
备案号 :粤ICP备17125350号
亿鸽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