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经信局

2014年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来源:东莞市经信局     发布时间:2015-10-30     点击量:

2014年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设行政单位1个,其中,内设17个科室;设事业单位3个。

二、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国民经济运行和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的地方性政策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二)拟定并组织实施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发展的规划、计划,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商贸流通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产业政策。(三)监测分析全市工业、商贸流通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运行态势;统筹全市对内招商引资工作。(四)执行有关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编制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专项资金年度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五)对工业、商贸流通业、软件业和信息化服务业实施行业管理,拟订地方行业发展规划、行业管理规定(办法)和行业经济技术政策并组织实施。(六)指导工业、商贸流通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新产品开发、工业设计、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设备招标工作。(七)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节约、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清洁生产以及推广应用新能源的有关规划和政策措施;组织协调全市煤炭、电力、油品等能源和重点物资运输能力等供应;负责全市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应急管理、产业安全有关工作。(八)拟订实施产业转移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拟定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推动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领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布局一体化;指导工业、商贸流通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和对外合作与交流,指导各种成份企业发展。(九)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监测分析商品市场运行状况;拟订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十)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的综合协调和管理,组织指导国防科技工业的军转民工作,负责对民用爆破物品的行业管理及其生产、流通安全的监督管理。(十一)统筹全市信息化(电子政务除外)工作,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十二)负责全市信息网络设施建设的规划、协调和管理,协调通信管线、站点、公共通信网规划,推进面向社会服务信息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十四)配置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十五)负责市人民政府委托管理的交通战备和信息动员工作。(十六)承办市人民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人员情况

2014年底,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共有行政编制数106名,其中财政供养的编内实有在职人员110人。另外,有离退休45人,聘用人员23人,后勤服务人员7人。

四、决算年度主要工作任务

2014年,本单位主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确保了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面对国外需求不振、国内三期叠加等严峻形势,我们聚力改革攻坚、项目攻坚、效能攻坚,出台有力措施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推动产业转型。全市产业经济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动力增强的良好态势。一是工业经济稳步增长。2014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6%。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93.54亿元,同比增长8.8%,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比全省高0.4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连续四年回升。二是产业高级化进程加快。先进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19.54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7%,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53.31亿元,增长16.3%,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6.8%,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三是民营经济发展迅猛。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7%,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4.9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73.2%。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47.7%民营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市66.5%民营企业纳税额占全市总税收的比例接近六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内销比重首次超过外销,我市经济已从高度外向依赖转为 内外并重的良好局面。

(二)攻坚克难促改革,实现了重点环节持续突破

一是工业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强化市级能源管理中心平台建设,协同推进综合示范、能耗控制、产业扶持、金融担保等节能措施,在全国率先形成立体化的工业节能综合监管体系。实施阶梯补贴、网上申报和合同能源管理风险补偿等创新措施,推动注塑机节能改造电机能效提升,年节电量超2.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一座小型发电厂一年的发电量。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考核,推动119家企业实现能源数据在线监测和节能预警,推进914家企业共节能50万吨标准煤。启动清洁生产专项行动,认定市级清洁生产企业26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43两高一低造纸企业签订关停协议。一年来我市在工业节能领域主动作为、大胆创新,取得了四个全省第一的显著成效。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5.88%,降幅居全省第一;电机能效提升总功率75万千瓦,占全省20.3%,提升量居全省第一;注塑机节能改造5070台,占全省50.3%,改造数居全省第一;近千家企业实施以能管中心为主体的节能管理技术改造,企业数居全省第一。这些成绩获得了国家和省的高度肯定,并成功举办2014年全国电机能效提升工作会议,成为全国示范典型。二是推进产业与金融融合取得新进展。出台《关于大力推广融资租赁促进技术改造的工作方案》,推动开展16机器换人融资租赁项目,撬动金融资本16亿元。设立2600合同能源管理担保补贴和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通过节能技改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创新解决了合同能源管理的信用风险和资金难题。协助市委制定引导民营资本发展实体经济的 “1+N”政策体系,举办民营资本项目对接会,推动民营资本发展先进制造业,实现全年2000万元以上民营资本投资的制造业项目172宗,协议投资总额达290亿元。三是企业服务体系创新取得新突破。建立千干扶千企长效机制,市镇两级领导挂点服务1076家企业,共协调解决了1295个融资、用工、人才子女教育等生产经营难题。完善网上办事系统,企业可24小时在线申报专项资金,电机能效改造项目审核时间由原来的80个工作日缩短为22个工作日。大力抓好莞商学院建设,开展企业家课堂、政策宣讲等活动108场,累计培训企业家人数接近一万人次。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改革,行政审批改革事项压减比例达54.9%

(三)坚定不移调结构,推动了东莞制造创新发展

一是产业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深入开展机器换人专项行动,制定三年发展战略、设立6亿元专项资金、推动融资租赁、完善技改备案、搭建产需平台,掀起了全市机器换人新高潮。20149月至12月,已推动开展438机器换人项目,总投资38.65亿元,预计可减少用工三万人以上,平均合格率从89.3%大幅上升至96.6%,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2.5%,每年可产生销售收入达260多亿元。在机器换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明显,2014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8.6%,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提升17%。同时,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全市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已增至140家。启动工业企业品牌培育工作,新增名牌63件。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蓬勃。出台《东莞市关于加快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先进制造业培育,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已超200亿元。出台云计算发展实施意见,制定云计算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推动成立东莞市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现从事云计算应用的企业超2000家,物联网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达680亿元。出台智能手机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推动成立东莞市智能手机产业协会,实现智能手机年出货量2.3亿部,占全球的17.7%。加快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清溪镇光电通讯产业集群成功入围国家首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三是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完善重大项目奖励、退出、统筹流转和利益共享机制,赴北京、哈尔滨、沈阳多地登门招商,全年共引进内资项目1577宗;实际投资金额391.51亿元,同比增长31.03%。狠抓重大项目引进,新引进6亿元以上投资的大项目36宗,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7宗。奋达科技、惠科电子、长盈精密、普联技术二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共计划投资超100亿元。制定《东莞市楼宇经济发展奖励操作规程》,组织珠三角200多企业开展 “2014东莞楼宇经济发展对接会,打造了一批带动性强的楼宇经济项目标杆。

(四)多措并举抓融合,促进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全面深化。承办全省信息化工作暨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试验区建设会议,获认定为全国第二个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验区。开展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全面把握我市两化融合发展情况。加强 两化融合标杆企业建设,玖龙纸业入选国家级试点星河生物3家企业入选省级试点。加强两化融合应用推广,举办6场信息服务对接会,推动了450家企业提升或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二是信息化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召开全市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暨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会议,出台《东莞市无线通信基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以管理重心下移推动宽带网络建设,全年新增3G/4G基站3.26万座,实现3G/4G网络信号东莞全覆盖。全市公共区域WIFI热点已达8362个,AP接入点3.4万个,超额完成省制定年度任务目标。改造升级全市广电网络,双向覆盖率提升至98%以上。建成全省统一的高清互动平台,有线电视数字化率达100%三是智慧东莞建设加快步伐。全面加快城市信息化融合,牵头推进智慧东莞十大工程建设,目前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850万元。引进了一批知名智慧城市建设单位,推动我市与国家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神州数码、软通动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编制《东莞市促进信息消费实施方案(2015-2017年)》,加快信息消费相关产业发展。

(五)凝心聚力优服务,构筑了星月同辉发展格局

一是骨干型企业培育取得新突破。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动宇龙通信、玖龙纸业等7家企业纳入全省重点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目录。召开全市重点企业座谈会,开展骨干企业摸底调查,全面掌握骨干企业经营难题和发展诉求。抓好大型骨干企业的挂点服务和政策扶持,推动我市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企业达33家,其中超百亿企业9家、 50-100亿元企业24家。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实现我市五百亿企业零的突破。二是民营中小企业服务再上新水平。开展东莞市中小企业服务日走进镇街系列活动,举办各类服务活动43场、服务企业3000家以上。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了6家省级公共示范平台(基地),推动汇富控股、高盛科技等4个服务体系平台项目获国家资助1120万元。建立上市民营企业后备资源库,培育推荐了39家市级上市后备企业。广泛实施宽进严管的资金申报方式,让广大中小微企业更好地享受政策实惠。编制《东莞市级涉企收费手册》,推动行政收费清单化,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三是企业电力能源保障迈上新台阶。加强重点企业的用电保障,保用电名单企业已增至228最高保用电负荷达84万千瓦投入1.39亿元支持9E电厂顶峰发电,推进了500千伏纵江输变电站等多项重点工程建设,有效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供应。全面启动电网规划建设大会战,制定《关于加快东莞市电网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 “1+2”政策,超额完成电网建设年度任务。开展电力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工作,促成三星视界、徐记食品、中原船务3家大用户企业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加快推进LNG配套建设,建成天然气汽车加气站41座,投入运营LNG公交车达3100多台。四是经济运行监测能力取得新进步。开展工业经济及运行监测督导工作,走访调研企业500多家,形成了工业经济、民营中小企业等专业分析报告16份。加强PMI指数体系建设,重点监测企业从原有的500家扩大到1400多家。筹建市重点企业服务及运行监测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建立企业服务与数据报送联动机制。开展8087户企业情况综合搜集,完成任务量全省排名第一。

(六)改进作风抓落实,提高了机关服务效能

一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紧密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对照检查、措施落实,实现四风问题的有效整改。出台《东莞市无线通信基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11项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扎实解决涉及群众和企业切身利益的老大难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制定《关于强化工作职能 塑造经信工作核心价值的工作方案》,围绕核心职能推动产业经济发展。新建《工作问责暂行办法》等22项管理制度,完善《工作人员考勤制度》等18项内部规范,切实以制度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建立重点工作督查督办机制,加强工作考核和跟踪督办,确保重点工作的推进落实。三是依法行政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出台完善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政务公开等相关制度,大力推进行政执法的法制化建设,切实构建权责明确、管理规范、服务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

此外,我局还认真抓好打击非法电台、规范民营爆破行业、推进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园建设等工作。同时,推进机构改革,完成商贸流通、市场管理、酒类专卖、商务执法、产业合作等职能划转调整。

五、决算年度收支决算说明

2014年部门决算总收入12070.9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2070.91万元,占总收入的100%。上年结转和结余584.74万元。

2014年部门决算总支出12225.0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109.58万元,项目支出9115.47万元。本年结转和结余430.6万元。

各项收支决算数据详见2014年部门决算表。

六、三公经费支出说明

2014年,本单位三公经费支出合计82.44万元,其中:

(一)因公出国(境)费用支出12.23万元,全年出国(境)团组2个、4人次,比2014年预算减少10.77万元,降低46.83%。开支内容包括:1. 赴巴西开展经贸合作活动,合计支出10.7万元;2. 赴日本开展重点项目引进活动,合计支出1.53万元。

(二)公车运行维护费支出13.26万元,比2014年预算减少7.74万元,降低36.86%。截至2014年底,本单位共有公车3辆。

(三)公务接待费支出56.95万元,全年共接待83批次、1444人次,比2014年预算减少43.05万元,降低43.05%

 

附件1:2014年部门收支决算总表.xlsx

附件2:2014年部门支出决算表.xlsx

附件3:2014年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部门决算(新格式).doc

附件4:决算表1-8.xls

 

 

                                      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51030

 



查看原文   电话咨询:13544847908   QQ咨询:1176391287

上一篇:2014年东莞市无线电监测站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下一篇: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15年部门预算情况

友情链接 :东莞政府 东莞市科技局 东莞市工信局 东莞市商务局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工信委 广东省商务厅 东莞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局 商标局
备案号 :粤ICP备17125350号
亿鸽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