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博网

专利情报视角下国内笔头用易切削不锈钢的产业化现状

来源:思博网     发布时间:2017-01-17     点击量:
(本文转载于思博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017fb67c376e7f5aba.jpg

近日,小小的圆珠笔头与中国制造业在网络上被热议起来。话题来自“太钢”找到圆珠笔尖制造“秘方”之类的相关报道。关于中国制造不出圆珠笔头的话题,似乎伴着我国GDP超日赶美日益变得急迫,总理关注,董阿姨打赌,全国人民都着急。今天的情形跟当初实现两弹一星时的扬眉吐气有得一比。

在进入本文正题之前,先从纷繁的报道中澄清几个问题。首先,圆珠笔笔头主要包括球珠和球座。实际上,中国并不是不能制造圆珠笔尖的滚珠,而是造不出圆珠笔笔尖的球座。绝大多数圆珠笔球珠使用的原材料为不锈钢和碳化钨。这些钢材的生产并无技术门槛,而纯粹的圆球结构也降低了生产工艺的难度,在阿里巴巴可以看到大量销售碳化钨球珠的厂商。其次,圆珠笔球座材料除了要满足耐磨、耐蚀的要求外,更需要具有优异的切削性能和加工均匀稳定性。而能满足这种需求的是一种特殊钢材—— “易切削不锈钢”,目前中国还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再次,“太钢”解决的是材料问题,球座的精密加工设备依然依靠进口。简单描述圆珠笔球座的制造过程大体上分三步:(1)钢材冶炼;(2)坯材制备和加工;(3)球座精密加工。目前,圆珠笔球座的坯材采用的是线材,对不锈钢线材进行精密加工制得球座。

从目前公开报道看,国内早在2011年,科技部就启动了“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目标是三年内通过技术攻关,给数百亿支中国制笔安上“中国珠芯”。 该项目分为三个子项目,分别是:圆珠笔墨水的研发与产业化;笔头线材及其装备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笔头与墨水匹配等瓶颈问题;由贝发集团、晨光集团、上海纳诺微科技公司三家企业牵头承担各个子项目的科技攻关。其中,太钢集团与贝发集团合作,共同进行笔头线材及其装备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太钢集团从2011年便已参与该项目。如今,终于把材料这一关搞定。笔者以发明名称包含“易切削不锈钢”或“易切削工具钢”检索了太钢集团以及其下属具体参研单位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专利,令笔者遗憾的是,未发现相关的专利申请和授权。笔者进一步检索贝发集团的相关专利,仅发现一篇名为“圆珠笔头用易切削不锈钢丝的制造方法”的授权发明专利。

反观日本的笔头用易切削不锈钢产业。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企业通常从日本一家名为“下村特殊精工株式会社”的企业进口圆珠笔笔头钢材。笔者检索了这家企业在日本和在中国的相关专利。发现在日本这家企业有14件笔头材料加工和检测相关专利,但是唯独没有有关材料制备的专利,在中国没有专利申请和授权。进一步调查该企业的背景,发现该企业隶属一家名为“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笔者以发明名称为“快削ステンレス鋼”进行简单检索,有23件专利,其中说明书中明确应用于“ボールペンチップ”(圆珠笔头)的有2篇专利分别是“オーステナイト含有快削ステンレス鋼”(含有奥氏体的易切削不锈钢)和“快削ステンレス鋼”(易切削不锈钢),目前还处于未授权状态。该公司在中国申请名称包含“易切削不锈钢”或“易切削不锈钢”的专利4件,其中有效专利2件,无效2件,没有说明书中明确应用于圆珠笔头的专利。

通过上述专利情报可以得到3点启示:(1)针对特定产业的专利保护往往是多点布局,而且专利保护也不是唯一选择;(2)从笔头用易切削不锈钢范围扩大到易切削不锈钢,我国主要炼钢企业技术积累少,没有形成系列,以笔头用易切削不锈钢研制成功为里程碑,产业化还处于萌芽;(3)圆珠笔笔尖全系列产业可能会走向没落,高投入可能换不来高收益。

不锈钢和工具钢材料应用广泛是个不争的事实,每一个细小的分类可能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例如,笔尖用易切削不锈钢,其在不锈钢的系列中类别很窄,但是,其代表了圆珠笔产业的核心技术。但是,从专利的角度看,一种不锈钢材料的可专利性往往决定于其成分组成和各种物理化学性能的表现。因此,单一看笔尖用易切削不锈钢,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专利保护。对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的专利检索印证了这一点。那么,是不是说,针对圆珠笔尖产业就没有专利保护的可能呢?也不是,从材料,坯材,再到加工,每一个环节都是保护该产业进行专利布局的方向。另一方面,材料制备的创新也不能完全托付于专利这种保护形式,综合评估技术无专利保护扩散的难易程度,通过必要的技术秘密进行保护也是必要的。因为,从公开专利那天开始,技术就开始加速扩散。

对太钢集团专利检索的结果反映我国在易切削不锈钢的研发积累很薄弱。以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为例,易切削不锈钢可以形成系列化的研发输出,易切削不锈钢的技术基础往往在于成分组成、物化性能试验和制备工艺,局部组分和性能的调整可能就衍生为一种新应用材料。在形成系列化研发成果输出的过程中,各种试验积累实质上是技术积累,由于其研发成果成系列化,其技术产品产业化的动能会更大。而反观我国,国家大规模地投入,也能快速结出果实,但,是不是有足够的技术积累,是不是有强劲的产业化动能,还不好说,从目前看,笔头用易切削不锈钢研制成功并不能快速促成其产业化,因为我们在精密加工的短板依然没有补齐,精密加工设备依然主要依靠进口,自主研发材料与进口加工设备的匹配可能是个问题,知识产权上的制约依然存在。

圆珠笔笔尖是一个很小的产业分支,即便国产笔尖完全替代进口产品,市场规模也不会很大。另外,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书写机会会越来越少。所以,整个产业会逐渐没落。国家上百亿的资金投入,如果从经济效益看,可能换不来高产出。但是,笔者认为其投入可能的技术积累效益远远要大于经济效益,中国制造业自主创新需要各个产业技术积累的孕育。



查看原文   电话咨询:13544847908   QQ咨询:1176391287

思博网

上一篇:还记得你认识思博多久了吗?

下一篇:“中国红牛”能否逃过商标权“生死劫”?

友情链接 :东莞政府 东莞市科技局 东莞市工信局 东莞市商务局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工信委 广东省商务厅 东莞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局 商标局
备案号 :粤ICP备17125350号
亿鸽在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