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博网

“中国红牛”能否逃过商标权“生死劫”?

来源:思博网     发布时间:2017-01-17     点击量:
(本文转载于思博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曾几何时,它的身影活跃在你熬夜备考的深夜,跳动在你通宵加班的凌晨……然而,近期中国红牛却遭遇了生死劫。有消息传出,中国“红牛”20年的商标权已于2016底到期,泰国红牛可能会收回商标权。难道红牛真的要退出中国市场了么?



事件还要从三瓶本是同根生长相却大相径庭的红牛开始说起……


中国消费者普遍购买的是瓶身为金色的“中国红牛”。事实上,红牛在全世界有3个“品牌”,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红牛,中国大陆的中国红牛和其余地区的奥地利红牛。



1966年,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诞生于泰国。泰国天丝医药集团(T.C.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CO, LTD,泰国红牛)是红牛功能饮料的创始公司、全球“红牛”商标权的拥有者。奥地利红牛和中国红牛都是商标的被授权方,可以说是红牛的鼻祖。



1982年,38岁的马特希茨来到曼谷,和红牛的创始人泰籍华人许书标全面合作,创建了奥地利红牛公司,目标是将红牛推向全球。两人各持有公司49%的股份,剩下的2%给了许书标的儿子许书恩。虽然在股份上的略微让步,但马特希茨却是这家公司的实际运营者。


奥地利红牛同样经过泰国官方的授权,自2014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也试图开拓新的局面。



1984年,去泰国讨生活的严彬在泰国创办了华彬集团,主营物业、旅游、国际贸易等。1995年12月,严彬回国投资,在深圳成立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拿到泰国天丝医药集团(泰国红牛)的授权后,中国红牛(金罐)开始拓展中国市场。


在金罐红牛问世以来的二十年间,一直占据着中国功能性饮料的大部分市场,有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红牛在全国拥有三十余家公司,一度占据国内功能饮料8成的市场份额,超过300万个销售网点,铺设了强大的商业网络,在传统渠道的渗透率首屈一指,即便其他饮料巨头进入中国,红牛也保持着霸主地位。


2015财年,严彬的华彬集团在国内快消行业内销售总额达234.01亿元,其中红牛这个爆款给予母公司的贡献高达98%以上。


在商标局查询到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泰国红牛)申请注册342项商标,其中大部分是关于“红牛”商标,并且已是注册商标。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中国红牛)申请注册了辉煌之星、星传奇、有能量翼起来、羽林争霸这些商标已经注册成功,而涉及“红牛 REDBULL” 、“红牛” “REDBULL”的注册申请均被驳回。


中国红牛现在的处境可谓是外忧内患。外有奥地利红牛争夺,内有东鹏、乐虎等定位相同的品牌争市场份额。外有“红牛”商标权到期的问题。


2016底中国“红牛”20年的商标权已于到期,泰国红牛可能会收回商标权,这个消息其实早在2015年就已经传出。早前还有传闻称,泰国红牛希望奥地利红牛与中国红牛合并经营,而奥地利红牛要求占股40%,谈判陷入僵局。


奥地利“红牛”和中国“红牛”两家公司生产的饮料都是系出泰国“红牛”,但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只是共用一名罢了,两者在产品研发上迥然不同,因此饮料的配方和功效也大相径庭。


另外在产品输出上,奥地利红牛擅长营销,中国红牛有渠道。如果合并,中国红牛便可搭上奥地利红牛这辆“极限内容营销”的大车,名正言顺的借东风。奥地利红牛也可以借助中国红牛强大的渠道打开中国市场。利益权衡下中国红牛把自己原有的‘中国市场’这一块蛋糕与奥地利分享的可能性并不大。


其实,同为借品牌开拓市场,“红牛”和“加多宝”在境遇上有很多相同点,都是从国外引进品牌,得到有限期品牌授权,产品在中国畅销,手中都握有大把的销售渠道,授权期结束之后才采取应对措施。难道中国红牛真的在走加多宝的老路么?


作者:孙静哲

来源:细软知识产权



查看原文   电话咨询:13544847908   QQ咨询:1176391287

思博网

上一篇:专利情报视角下国内笔头用易切削不锈钢的产业化现状

下一篇:著作权侵权案件中时事新闻的认定

友情链接 :东莞政府 东莞市科技局 东莞市工信局 东莞市商务局 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工信委 广东省商务厅 东莞市知识产权局 知识产权局 商标局
备案号 :粤ICP备17125350号
亿鸽在线客服系统